三维扫描在文博行业的应用
三维扫描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意义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:
分类管理/数字存储/结构分析
文物长期存放受湿度、温度、光照、风、人为等因素的影响,损坏比较严重。3D扫描可以精确的记录三维几何信息、纹理信息。通过分类存储,方便查找和管理。也可以供文物专家精确测量/力学分析/空间结构分析。而且数字存储可以长期保存。不存在损坏等情况。
文物修复
利用早期三维扫描的三维模型和缺损后扫描的三维模型进行比对,对缺损部分提取出来,可以3D打印,然后安装和上色。实现快速、准确的修复和还原。三维扫描为文物修复提供了准确的依据。
3D数字化博物馆(虚拟展示)
利用网络技术、3D扫描技术、VR虚拟现实等可以将实体博物馆实现数字化,将藏品和展馆放在互联网上,任何地方的观众都可以实现网上观展。和藏品、展馆实现互动交流。不受时间、空间限制。
变形监控
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扫描结果,分析不同时间节点文物的位移及变形情况。
3D扫描的优势:
信息采集快速
数据保存更完整、详实
非接触测量,充分保护文物
为修复和复制提供数据基础
实现文物的真实再现,为虚拟展示提供真实模型。
3D扫描在工艺美术品(雕塑)行业的应用也极为广泛。比如通过3D扫描和3D打印。对雕塑小稿进行方案评审。招投标方案介绍。对3D扫描后的三维模型进行修改,实现雕塑的二次创作。大型景观雕塑还可以通过3D扫描后进行微缩。进行文化衍生品的开发。小稿如果后期放大,可以利用3D扫描的数据直接在软件里面放大,然后进行数字雕刻。准确而不丢失细节,降低成本,缩短工期。